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人为什么开始长痘痘了?

请关注 非药而愈 2022-10-22


记得在中学时,同年级有个同学长了很多痘痘(记得是个侨属)。大家都有些不解,为什么你会长痘痘?

 

上世纪就有人研究,为什么东方民族很少长粉刺。后来发现,这些民族的共同特点是,他们很少摄入奶和奶制品。

01

痘痘又叫粉刺或痤疮,是皮囊过于活跃,分泌太多皮脂,导致皮囊堵塞。最终油脂与死亡细胞堆积造成细菌生长,诱发炎症。


90%的西方人,在青春期都会长粉刺。即使过了25岁,长粉刺的几率仍然大于50%。

 

发表于2012年的一项中国研究收纳了太原、廊坊、海拉尔、淄博、西昌、和焦作市的17345未受试者,发现,一些中国人从10岁就开始长痘痘,直到50岁仍然有发作的。

 

痤疮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是18-19岁。在这个年龄段,大约50%的中国青年会出现痤疮。


 02


根据其发病年龄段,不难猜测,粉刺与性激素有关。但是为什么有人长,有人不长?

 

哈佛大学做了一项涉及4万7千人的研究,发现奶类、全奶、低脂奶、和脱脂奶粉别提高患粉刺的风险20%、10%、15%和40%。

 

这个结果不但把粉刺与牛奶关联了起来,还逆天地指出,被认为更健康的低脂和脱脂奶更容易导致粉刺!

 

这下美国人坐不住了。他们从市场上买来各种奶制品,用最严格的分析化学方法检验,希望发现奶制品中与性激素之间联系的蛛丝马迹。

 

果不其然,这些科学家从市面上的奶制品中发现了至少15种不同的固醇类激素(包括性激素)。而且这些激素的浓度随全奶、低脂奶和脱脂奶依次上升。

 

很可能在牛奶降脂的过程中,牛奶在生产过程中残留下的固醇类激素被浓缩了。


03

 

对奶与粉刺关系的关注持续发酵,带来了更多的科研成果。研究者发现,粉刺不仅与固醇类激素相关,还与生长激素IGF-1相关。

 

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,有一个叫TORC的营养感受器,负责感知细胞环境中营养成分和激素水平的变化。

 

西方式饮食的特点是高动物蛋白,高饱和脂肪(动物制品),奶制品,和高甜品。这些饮食因素会提高细胞环境中的氨基酸、脂肪酸、糖、以及激素IGF-1和胰岛素。



这些成分的升高,传递给细胞一个“营养过剩”的信号。这些信号在TORC整合之后引发一连串的生化反应,最终提高了皮脂腺的油脂分泌。

 

 04

 

让我们看一个通过饮食调整治愈粉刺的真实案例。这个案例是陕西第四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建琴医师提供的。

 

一位女中学生,15岁开始就长青春痘。之后5年时间中,用了各种祛痘产品,效果都不好,或者当时有效果但很快又复发。吃中药,效果也不明显,脸上痘痘、痘印非常明显。

 

营养师调查后发现,这个孩子从小不吃肉,但吃鸡蛋喝牛奶,平素吃精白米面,吃饭油大。

 

之后根据营养师的建议,停用鸡蛋、牛奶,减少食物中的油量,不吃精白米面,改吃糙米、全麦粉等。

 

奇迹发生了:脸上的痘痘一天比一天少,皮肤一天比一天光,21天后,痘痘全部消失!而且原本很胖的她,21天后体重减轻,腰围变小,恢复标准体重。


 05


高动物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是营养过剩的根源。


除了粉刺,营养过剩还会导致性早熟、肥胖、糖尿病、癌症、和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。

营养过剩是现代社会的通病。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营养上亏了,于是大量补充高蛋白的食物。实际上只要吃饱,获取足够的热量,很难造成蛋白质不足。这是因为谷类天然含有大约10%左右的蛋白质,摄入2000千卡热量的谷类就可以满足一个120斤体重的人一天的蛋白质需求。

 

现代人普遍缺乏的营养是微量营养素,比如蔬菜水果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和植化素。

 

认知的改变是逆转健康问题的关键。当我们调整营养认知,我们会发现,曾经认为不重要的很可能至关重要;曾经认为对我们有营养的,我们不一定需要。

 

参考文献:

J Am AcadDermatol. 2005 Feb;52(2):207-14.

Acta DermVenereol. 2012 Jan;92(1):40-4.

J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. 2009 May 1;877(13):1327-34.

NielNedley “Proof Positive”1998

Arch Dermatol. 2002 Dec;138(12):1584-90.

ClinCosmet Investig Dermatol. 2015 Jul 15;8:371-88



图文:徐嘉


今天在贵阳,

健康饮食巡讲第713场,

《逆转慢性病》。


徐嘉,

在路上。


-END-


欢迎转发,如需转载,请在文首完整注明以下信息:本文已经获得转载授权,版权归原作者徐嘉博士所有,如需转载本文,请联系原公众号:徐嘉博士(ID:xujiaboshi)。文末请同时附上二维码,请勿用作商业用途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